【菜品來源】《中國孔府菜譜》。
【主要原料】主料:桂魚 1 條約 1000 克。配料:雞蛋 2 個,面粉 75 克,白糖 100 克。
調料:蔥末1克,姜末1克,蒜末1克,香醋75克,醬油25克,精鹽25克,料酒10克,高湯200克,濕淀粉75克,植物油1000克(約耗120克)。
【制作方法】將桂魚刮掉鱗,從口中取出內臟,沖洗干凈,用開水燙過,刮去黑皮斑痣,剁開魚嘴下巴,兩面打大翻刀,加料酒、醬油、精鹽,腌漬入味。將蛋清、濕淀粉(50克)置于碗內加面粉和成糊,將香醋、高湯、醬油、濕淀粉(25克)兌成汁備用。炒勺內加入植物油,燒至六成熱時,將魚周身蘸勻面糊,下炒勺內炸熟撈出,炒勺內油熱至九成時,將魚再次入炒勺炸至金黃色,撈出瀝油放在魚盤內。炒勺內加入植物油約25克,燒至六成熱時,投入蔥、姜、蒜末,炸出香味,加入白糖,倒入兌好的芡汁,急火爆之。澆在魚身上即成。
【保健作用】炸熘桂魚外層酥脆,里邊鮮香肉嫩,品味特佳,是孔府宴中的常用菜品。
菜中的主料桂魚具有較高的營養(yǎng)價值。桂魚又叫鱖魚、鰲花魚,屬肉食性魚類,是我國“四大淡水名魚”中的一種。其肉質細嫩,刺少而肉多,其肉呈瓣狀,味道鮮美,實為魚中之佳品。有唐朝詩人張志和的著名詩句“西塞山前白鷺飛,桃花流水鱖魚肥”為證。
中醫(yī)認為,桂魚味甘、性平、無毒,歸脾、胃經。具有補氣血、益脾胃的功效。桂魚含有蛋白質、脂肪、少量維生素、鈣、鉀、鎂、硒等營養(yǎng)元素,肉質細嫩,極易消化,對體質衰弱,虛勞羸瘦,脾胃氣虛,飲食不香,營養(yǎng)不良之人及兒童、老人、脾胃消化功能不佳的人來說尤為適宜,食之既能補虛,又不必擔心消化困難。桂魚肉的熱量不高,而且富含抗氧化成分,對于貪戀美味、想美容又怕肥胖的女士是極佳的選擇。
桂魚的養(yǎng)生保健驗方介紹:
①用于肺結核、咳嗽、貧血:桂魚 1條,去內臟洗凈。加百合 20克、川貝母 5克、冰糖適量,隔水蒸熟,去藥渣,食魚及百合。也可用桂魚加大棗煮湯,待湯煮成粥樣后食用。
②用于虛勞羸瘦、腸風便血:桂魚1條,去內臟、魚鱗,洗凈后與豆腐共煮食用。也可單用桂魚清蒸或燉湯食用。
③用于病后體弱及年老體弱:桂魚 1條,去鱗及內臟,洗凈。黃芪、黨參各 15克,淮山藥30克,當歸頭12克。諸藥先煎取汁,魚入藥汁,煮熟食用。
④用于貧血、食欲不振:桂魚 1 條,去鱗及內臟,洗凈,加姜、蔥、鹽、胡椒粉共煮,食之。
菜中的配料雞蛋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食用的蛋類食材,營養(yǎng)豐富。其詳細養(yǎng)生保健作用見“回籠蛋”菜品中。
總之,此菜以桂魚為主料,配以雞蛋、面粉、白糖等調料炸熘烹制,使菜品外層酥脆,里層肉嫩,香甜可口,營養(yǎng)豐富,品味俱佳。此菜食材易得,價格適中,制作簡單,營養(yǎng)豐富,適合人們推廣食用。
【注意事項】
食用桂魚時要注意,魚未蒸熟不要吃,吃了未熟的魚可能會導致寄生蟲感染。當你在家中烹調魚的時候,請確保魚肉烹至易剝落和嫩滑的狀態(tài),肉類應沒有任何半透明的跡象。不要把還未熟的魚和裝其他食物的盤子放在一起,避免交叉污染。
不要過度油炸:油炸魚可能會使魚的汞含量上升。魚類過度油炸,或者與高脂肪、高熱量的醬料搭配,很快就會變成一道不健康的膳食。
有出血性疾病如哮喘、咯血等患者不宜食用;脾虛濕盛、瘀血體質者不宜食用;結核病患者吃藥時不宜食用;痛風及肝硬化患者不宜食用;體質過敏者不宜食用;不孕癥患者不宜食用。吃魚前后忌喝茶。桂魚和山楂同食會腹痛、惡心、嘔吐。桂魚和西紅柿同食會影響銅的吸收。桂魚和棗同食會導致消化不良。
(供稿:孔凡吉 朱傳偉 彭文瑜 郭姝君 張彥玲 編輯:王永良 張杰)